当前位置:首页 > 有序组织秋粮收购是关键 >

有序组织秋粮收购是关键

来源广西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条件
2023-12-08 07:42:27

  把种粮农民的“好收成”变成“好收入” ,关键环节是收购 。粮食收购企业要做好售粮服务 ,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作用,有关部门要加强粮源调度等协同联动,形成保供稳价合力。

  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 。各地秋粮陆续开镰,新粮也已陆续上市 。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,是全年粮食的大头 ,秋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重中之重 。有关部门预计今年秋粮旺季收购量2亿吨左右 。做好秋粮收购,确保秋粮颗粒归仓,关系农民种粮收益和粮食生产稳定,关系粮食安全,更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大意不得。

  今年秋粮生产多灾多难 ,着实不易。秋粮丰收是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 。有关部门预计,今年秋粮面积13.1亿亩 、同比增加约700万亩,其中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1300万亩 ,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 。然而,秋粮生产遭遇高温、暴雨 、洪灾 、台风等极端天气轮番侵袭 ,局部地区粮食生产受损严重。在中央 、地方和广大农民共同努力下 ,通过科学防灾减灾 ,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。从目前来看 ,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良好  ,有望再获丰收 。各地正在抢抓农时收割  ,确保粮食“丰收在手” 。

  把种粮农民的“好收成”变成“好收入”,关键环节是收购 。粮食能否卖个好价,始终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。今年粮食价格高位波动,有利于农民卖个好价。当前我国粮食收购已经形成以市场化收购为主、政策性收购为辅的格局,优质优价的市场化收购成为主导力量,过去5年市场化收购比例均超过90% ,且稳步提高 ,近两年均在95%以上 。经过多年市场历练,农民市场意识普遍增强 ,看市场种粮,看行情卖粮 ,不再扎堆卖粮 ,售粮节奏更趋均衡。有关部门会根据粮食价格波动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水稻最低收购价  ,确保农民种粮不吃亏,托住农民信心 ,真正做到市场化收购和维护农民利益并重。

 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,稳定农民种粮信心至关重要。农民售粮服务无小事,粮食收购企业要做好售粮服务,从小处着眼、细节入手 ,采取更多接地气、易操作、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,让农民卖“明白粮”“放心粮”“舒心粮”。要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,利用好社会粮食仓储设施资源,及时向农民提供粮食清理  、烘干、储存、加工、销售等产后服务 ,帮助农民减损增收。遇到雨雪天气时 ,要重点抓好烘干收储 ,为农户提供科学储粮指导 ,坚决避免发生霉粮坏粮。

  秋粮收购关系保供稳价。粮食收购和保供稳价关系密不可分,收购工作做好了,保供稳价就有粮源保障;粮食市场平稳运行,收购工作就有良好环境。秋粮收购跨度时间长,从新粮上市到来年4月份 ,横跨中秋 、国庆 、元旦  、春节、“两会”等重要时间节点 。做好秋粮收购的同时,一定要确保粮食供给、市场不出问题。加强监测预警,做到苗头问题早发现 、对策措施早研究 、处置应对早行动。要从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着眼 ,加强粮源调度  、加工销售、库存投放、储备调节 、应急供应等协同联动 ,形成保供稳价合力。国家有关部门要适时优化政策性粮食投放安排 ,保障市场粮源供应  。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 ,引导稳定社会预期 ,防止出现恐慌性抢购  。严肃查处压级压价或“打白条”“转圈粮”“以陈顶新”等坑农害农违法违规行为  ,维护粮食市场秩序  。

  秋粮收购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。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,前8个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,但也要看到,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,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 ,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因素叠加 ,持续恢复基础仍需巩固 。抓好粮食收购,保持市场平稳运行 ,有利于维护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。今年粮食生产多番遭受自然灾害,粮食问题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。有序组织粮食收购  ,持续释放积极信号 ,有利于稳定社会预期 ,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、幸福感、安全感 。

  (刘慧)